市政公用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讨论 我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
7月30日下午,受市住建局委托,市政公用行业协会秘书处的邀请了来自全市18个知名建筑施工民营企业在衢州国际大酒店一楼风雅厅召开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会,集中讨论对该《实施意见》中的某些条款与细则等发布有无具体的想法与建议,并探讨在如今建筑业市场面临国企、央企大牌企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民营企业如何走出目前困境,如何健康稳步向前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讨论会由协会秘书长张征宇主持,有三项议程。首先,他宣读了《实施意见》,并介绍了参会的各位来宾。而后由协会书记董献义讲话,他主要讲了召集大家开本次讨论会的目的与意义,他还提出目前衢州市建筑行业中的民营企业举步维艰,压力很大,鼓励大家趁这次机会,踊跃发言,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困难、问题等,以积极的态度把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提出,对《实施意见》更符合衢州的实际。
接着,张秘书长宣布从左到右一圈,由童建民董事长开始,依次发言。童总说在政府推动PPP、EPC工程项目的同时,太过强势,加上现今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门槛高,融资不到位,造成企业资金链短缺,施工被压工期,损失不小。工程保证金退还压时、政府对于招投标一些细则有失偏颇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工程造价方面,税务部门进行预决算时并未认真根据当时的实际而审核,造成中标后,工程施工初期就入不敷出。他说民营企业做工程,是为了赚钱以维持基本的财务开支,如果连钱都赚不了,还要倒贴,这样的工程谁还敢做,这并非做公益事业呀。他提出现在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压力山大,有那么多的建造师要出资金聘请、七大员(五大员)三类人员等继续教育费、培训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为什么央企、国企贷款易、手续简单,为什么到了民营企业中,就手续繁杂?各种续信、房产、车辆抵押必须一一俱全?习书记提出的“两统一平”在衢州市到底统平在哪?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是一份施工合同,对象是央企、国企,与对象是民企,但里面的具体条款有部分不对等,这真是令人费解。坦白说,目前衢州建筑业市场大型工程的招投标只对央企、国企开放,却对民企关上了大门,让民企一旧业生存空间都没,业绩做不上,谈什么去升特级?
童总的讲话很具代表性,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出了民企的心声,与会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郑荣忠董事长发言,他总结了以下几条:(1)市政府要在认识上改变对本地民企的偏见,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带来了后果是政策上的变化。希望市府领导能抽空来参加建筑业会议,倾听心声、利国利民。市府必须相信自己本地的民营企业,有资质、有能力做好每一项工程。(2)市府要站在企业生存与民生高度,来帮民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即是政府要把民企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正确引导),抑制官僚主义。由政府层面给民企带来的劳动力损失、民工工资支付、工程移交等,所有应由政府尽的职责,尽量少让本地民企承担,迫切要求由于政府层面给民企造成的损失由政府负责!(3)政府推行的PPP、EPC项目为什么要有代表性地开放?既然开放,就别讲条件。什么业绩高大上、鲁班奖、钱江杯等要求,总之,政府就是认为本地民企做不了,这在政策层面上对于民企是极端不公平的。在座的民企,都有着积累了十几年以上的丰富施工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资质,那为什么没有资格进入投标?民企只有积极参与投标,才有机会跟进业绩与资质。郑总强烈呼吁市政府在本地给民企一定的空间参与竞标。(4)市府要出台相关的细则与意见,真心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建议市府建筑行业的一线工人都有参政议政的机会,哪怕是民工也能给一个代表名额,实现真正意义的全民参政议政?郑总的发言精辟到位又有新意……
在讨论会上,各位与会代表是纷纷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集思广义、群策群力,现场热烈纷呈。大会进入最后一项议程,张秘书长感谢各位企业家代表的积极发言,为我市建筑、市政行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董书记也对企业领导热心行业发展,提出很多切合实际促进我市市政企业健康发展的修订意见表示由衷地感谢。同时也提出了协会对“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修订意见。
张秘书长表示,协会秘书处会认真梳理与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报告上报给市住建局,为促进我市建筑、市政行业发展重大政策的出台作出努力,同时真正做好民企的“娘家”,为民企的健康良性发展履行好协会应有的职责。